装备制造
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开局不利”、“增长乏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整体出现下滑,其中1-2月份同比降幅较大,3月降幅回落,趋势有所回转。
装备制造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北美机器人市场增长强劲,制造业工业机器人总安装量达到41624台,同比增长了12%。
装备制造
GGII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移动机器人销量创新高,达到8.14万台,同比增长27.67%;市场规模96.73亿元,同比增长23.83%。与此同时,海外需求持续释放,移动机器人出口占比近26%,创历史新高。2023年随着防疫政策的变化,国内经济也将逐渐复苏,中国移动机器人销量有望突破11万台,同比增速将超过40%,市场规模超130亿元。
装备制造
多轴机器人作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和技术水平正不断拓展和提高。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多轴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装备制造
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到2025年,北京市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先进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示范场景、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5个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 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
根据Interact Analysis即将出版的“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2023”报告,2022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17.2%至9.54亿美金,出货量增长21.9%至37780台,在2021年的迅猛反弹之后增速回落至20%上下。未来5年,协作机器人还能重回30%+的高速增长区间吗?二次爆发的增长点来自何处?我们将从市场,产品,行业,应用,客户五大维度进行剖析。
装备制造
虽然关节机器人代表了机器人技术供应商最大的单一市场机会,但InteractAnalysis(市场分析)的TimDawson认为组件供应商应该更加重视更“开放”、蓬勃发展的协作机器人领域。
新一代汽车
近日,国际机器人协会发布报告显示,在全球汽车行业中运营库存的机器人创下了新纪录,达到了约100万台,占据所有行业安装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装备制造
从应用行业来看,主要靠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等新兴产业需求拉动,新能源爆发态势不减,市场产销两旺,各大知名新能源车企都在扩大产能,拉动了市场对锂电的需求。
装备制造
日前,经过飞马智科爱智机器人团队和宝武马钢股份长材事业部智慧制造团队的共同努力,国内首套转炉测温取样机器人——马钢长材事业部120吨2号转炉测温取样机器人完成调试工作,正式投入运行。
装备制造
ChatGPT的火爆点燃了资本市场对AI的热情,让机器人产业成为备受资本青睐的“宠儿”。据小编观察,近日,多家机器人企业获得资本加持,在医疗康复、物流仓储、工业制造、娱乐教育等细分赛道掀起了新一轮融资热潮。
装备制造
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全球运行存量机器人创下约350万台的新纪录。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分析了2023年影响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的5大趋势。
装备制造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机器人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载体加速演进,正步入高速发展的智能化时代。作为具有想象力的成长性产业,机器人市场增量潜力巨大,尤其是对我国来说,作为全球机器人最大应用市场,产品形态创新和商业化探索仍有非常大的空间。
装备制造
机器人已经与人类的生活或工作出现更紧密的结合,在机器人+千行百业的理念下,将机器人用在交通管理上是否会是一个好思路?
装备制造
今年以来,伴随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我国经济回暖势头强劲。相关数据显示,1月制造业产需景气水平明显回暖,服务业恢复迅速,带动非制造业实现触底反弹,市场主体发展信心增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能快速释放。本版从此期开始推出系列报道,聚焦行业企业奋力开创2023年新局面,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新征途。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