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
装备制造业被誉为制造业的“脊梁”,同时也是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0.3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对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9%,接近5成,“压舱石”作用继续凸显。如何释放产业创新活力、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优势成为一道时代课题。9月12日,《中国电子报》记者走进以工业机器人闻名的装备制造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公司”),探寻其向“新”而行、提质增效的“密码”。
装备制造
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为特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恰恰说明中国经济已迈入以结构调整升级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同样也推动了装备制造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
装备制造
在近日召开的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数据:2023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增速4.1个和3.7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29.8万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利润总额近1.8万亿元,同比增长4.1%。
装备制造
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表示,2023年我国工业生产稳步回升,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
装备制造
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工业新动能持续壮大,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光伏设备、动车组等产品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1—8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6%,增速较1—7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持续引领工业企业利润稳步恢复。分行业看,电气机械、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33.0%、32.5%,保持较高增速;汽车行业利润增长2.4%,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受产销回升等因素带动,利润降幅收窄5.8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
总体看,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显不足,制约企业利润进一步恢复,工业企业效益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下阶段,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落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提高产销衔接水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发展动能,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巩固回升。
装备制造
装备制造行业小组成员,从组织数字化,业务数字化,数字业务化,AI+业务融合的视角分别做了研讨。最终确定了12个数字化转型方向。
装备制造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1至10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2%,增速较1至9月加快2.6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回升;10月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5.9%,实现快速增长。
装备制造
2020年我国机械出口额首次成为世界第一,2021年保持了这一优势。在盾构机、港口机械、起重机等世界市场细分领域成为主流参与者,在技术上领先世界,成为新的中国制造名片。
装备制造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我国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那么装备制造业包括哪些行业呢?
装备制造
导读:随着国家能源保供稳价政策的有力推进,10月份工业生产增速出现回升。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电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均比9月份加快,制造业中高技术、装备、消费品行业均有不同程度回升。
减税降费
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财政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能源局印发《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指出,将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及核电项目业主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或产品而确有必要进口的部分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装备制造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及产品的日趋成熟,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日趋广泛。协作机器人作为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细分产品,具有灵活度高、无需设置护栏隔离人机等特点,能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协作机器人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从投融资及国内应用领域的角度介绍了推动协作机器人产品市场需求上扬的重要原因。
装备制造
康复机器人是机器人产品针对康复医疗领域特点,深度贴合市场需求的高科技康复医疗产品。本文依据供求理论,从供需两侧剖析了影响康复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装备制造
康复机器人具有协助使用者完成基本肢体动作的功能,是目前全球机器人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近年来我国一直重点支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及其产品在医疗、康复等各领域的深度应用,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纲领性政策明确整体方向、指导性文件明确发展路线及阶段性计划、地方配套政策促进产业发展落到实处的政策体系,为国内康复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塑造了良好的、科学的政策环境。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