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
8月8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目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带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6年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聚焦重点行业领域遴选873个优秀解决方案;连续5年实施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培育近600个示范项目;“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4000个,建成近8000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电子信息
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的关键路径,随着5G、AI、大模型、数字孪生等技术更深刻融入工业互联网,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电子信息
工业互联网发展,是一项崭新的数字化运动,问方向、找路径,是中国工业互联网踔厉工业数字化长期的课题。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踔厉中国式现代化,工业互联网大有可为。
电子信息
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2万亿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材料
目前工业互联网对锂电池行业的赋能作用尚未充分释放,建议从战略引导、完善基础、强化应用等方面着手,助力锂电池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安全、高效、绿色、智能。
电子信息
记者从工信部获悉,“十四五”时期,将面向制造业各行业以及采矿、港口、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动万家企业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打造100个标杆工厂,持续推动“5G+工业互联网”深耕细作。
电子信息
近年来,我国通过推进5G应用“扬帆”行动和“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5G在设施、标准、技术、应用等方面已经实现全球领先。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G基站已达196.8万个,“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3100个,31个省份均出台5G、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
电子信息
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形成,目前已建成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个,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超过79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提质、降本、增效作用不断显现。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联动的技术监测体系基本建成,制度机制同步完善。
装备制造
平台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近年来,我国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企业、进园区、进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如今,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成为企业智能化升级的“工具箱”、拓展企业服务商的“资源池”、政府部门服务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的“调度室”、保障各类平台数据资源流通的“立交桥”和促进供需协同的云上“交易所”。
电子信息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类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拓展支持渠道、汇聚支持主体,工业互联网企业从中受益,在各路资金的加持下实现了快速发展。经过近 5 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投入工业互联网的广阔蓝海,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的发展壮大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电子信息
新一轮工业革命已在全球快速展开。“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当前,我们正步入“智能+”时代与后疫情时代交叉影响的新时代;正面临多边主义与单边霸凌主义长期复杂斗争的新形势;我国正迈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新征程。
装备制造
作为我国建成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扣合点”,十年来,我国两化融合这篇大文章不断做强做实:我国制订的两化融合标准走向世界,成为国际标准;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5.7%和75.1%;贯标达标企业运营成本平均下降10%;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一系列闪耀的成绩为我国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写下生动脚注。
电子信息
工业互联网时代,传感器是网络互联数据产生的根源,是工业互联网的"神经末梢",为工业互联网全生态构建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
装备制造
智能传感器是指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存储等功能的多元件集成电路,是集传感器、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于一体的系统级产品。随着工业互联网、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工业传感器正在加速进入“工业传感器4.0”或工业智能传感器时代。
电子信息
中国本土涌现出近百家互联网工业平台。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内消费趋势更加多样化、国际环境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正在寻求独具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据报告显示,工业互联网在2025年之前每年将产生高达11.1万亿美元的收入;据预测,到2030年,工业互联网能够为全球带来14.2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