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产品定制
010-68321050

半导体产业 | 半导体行业现状、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

导读

INTRODUCTION

半导体设备行业高度全球化,容易受到全球经济波动、半导体市场景气度、终端消费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这就需要设备企业进一步强化集成能力,与晶圆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进行网络化协同创新。新一代的半导体设备的推出尤其需要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紧密合作。

  • 2023年1月全球半导体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8.5%,仅413亿美元!

    3月8日消息,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布了2023年1月半导体市场报告,全球半导体各地区市场共创下413亿美元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18.5%。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半导体行业销售成绩创下历史新高,销售额的下降或许是市场需求恢复正常。...[文章阅读]

  • 受半导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影响,2023年晶圆代工厂纷纷缩减资本支出!

    受半导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产能利用率下降影响,各晶圆代工厂纷纷缩减2023年用于设备采购等的资本支出,产能扩张速度减缓。...[文章阅读]

  • 全球半导体市场表现不佳,市场波动加剧寡头效应!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 年第四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降至1302 亿美元,较2021 年同期已下滑14.7%,较2022 年第三季度也下滑了7.7%。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受半导体产业市场波动影响,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委外封测厂因交期较短,成为IC设计公司率先砍单的对象,使得部分委外封测企业的业绩也受到了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订单开始向龙头企业集中,寡头效应更加明显。...[文章阅读]

  • 2022年全球半导体硅晶圆出货面积达147.13亿平方英寸,创历史新高!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统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硅晶圆出货面积达147.13亿平方英寸,较2021年增长3.9%,超过了2021年曾创下的记录;总营收达138亿美元,增长9.5%,同样创下历史新高。...[文章阅读]

  • 半导体硅片价格三年内首次下滑,半导体硅片厂商受到影响!

    近日,6英寸、8英寸、12英寸硅片价格均有所下滑,多家半导体硅片厂商受到影响。有厂商表示,现阶段晶圆厂端半导体硅片库存溢出,需要时间消化,这也是三年来首次出现该情况。...[文章阅读]

  • 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仍达到573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未来可期!

    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1302亿美元,比2021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减少了14.7%,比2022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减少了7.7%。...[文章阅读]

  • 半导体显示业绩面临巨大压力,业务瞄向工业显示!

    近日,多家面板厂纷纷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多为亏损,只有少数实现盈利,同比均呈下降态势,面板厂业绩持续承压。...[文章阅读]

  • 展望2023 | 2023年半导体行业或将结束为期两年的历史高位,重归理性市场!

    2022年,对于许多半导体厂商而言,伴随着新年钟声迈出的,是去库存的步伐。根据业界人士分析,2023年半导体行业将结束为期两年的历史高位,重归理性市场。...[文章阅读]

  •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22全行业销售额预计为5345.7亿元!

    12月26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在“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22年会暨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虽然2022年中国设计企业数量的增速出现了近年来首次下降,但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22全行业销售额预计为5345.7亿元,比2021年的4586.9亿元增长16.5%。...[文章阅读]

  • 台积电第三季度半导体营收预测将达到202亿美元,有望超越三星首夺全球半导体供应商榜首!

    近日,研究机构IC Insights发布报告,由于存储器市场需求不振,预计存储龙头三星受到影响,第三季度营收将下滑至182.9亿美元,环比减少19%。与此同时,台积电第三季度营收有望达到202亿美元,环比增长11%。这意味着台积电的季度营收将超过三星,首度登上全球半导体营收榜首的位置,三星居次席,英特尔位列第三。...[文章阅读]

  • 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6%,增至264.3亿美元!

    近日,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发布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统计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6%,增至264.3亿美元。中国台湾地区以66.8亿美元的销售额成为第一,同比、环比增速均达到30%以上,原因在于以台积电为首的大型代工企业一直保持着投资热情;北美的销售额增至26.4亿美元,增长57%;欧洲则增至18.6亿美元,增长源于近期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都将在这些地区新建工厂,设备的需求量骤增。...[文章阅读]

  • 全球半导体行业连续三年保持强劲资本支出,2022年或将达到1855亿美元!

    近日,半导体研究机构IC Insights在最新报告中调整了对2022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的预测。今年年初,IC Insights预测2022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为1904亿美元,同比增长24%;调整后的新预测为1855亿美元,增长率为21% 。尽管有所下调,但资本支出仍是新高。...[文章阅读]

  • 上半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下半年或将进入下行期!

    全球的最大半导体测试设备公司科磊2022财年亦取得良好业绩表现。在经历了超级周期之后,半导体市场正进入下行阶段。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设备厂商,一般具有更强的抗周期特性。但随着下半年及明年晶圆厂缩减资本支出,半导体设备公司能否顺利抵御周期动荡,成为业界的关注点。...[文章阅读]

  • 芯片市场遇冷,全球半导体芯片销售额增速已经连续六个月放慢!

    近日,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6月份,全球半导体芯片销售额为508亿美元,同比增长13.3%,低于5月份的18%,环比下降1.9%,全球半导体芯片销售额增速已经连续六个月放缓。根据Gartner最新预测,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预计将增长7.4%,相比上第一季度预测的13.6%有所下降,并且远低于2021年的26.3%。...[文章阅读]

  • 硅片市场出现结构性分化,我国12英寸硅片产业需要抓住成长契机!

    半导体产业正在进入新一轮库存调整期。显示、PC、手机等消费终端的需求低迷,已经让台积电、联发科等代工厂商做出了客户会在未来几个季度调整库存的判断,而硅片等位于半导体产业链最上游的材料环节,也隐隐感受到了市场分流的态势与结构性变化。...[文章阅读]

  • 台积电继续扩产,预计中国台湾地区2025年将拥有全球半导体代工58%的产能!

    晶圆制造龙头企业台积电在今年6月时就提出了,将投资736亿美元在台南建设4座新的2纳米晶圆厂和4座3纳米晶圆厂,仅过去了一个多月了,台积的扩产计划再次接踵而至。8月9日,台积电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批准了高达92.3473亿美元的资本预算,将用于全面扩大建设先进、成熟及特殊制程的产能。...[文章阅读]

  • 半导体先进制程:三星、英特尔、台积电三足鼎立,半导体先进制程2纳米谁将拔得头筹?

    当下的半导体先进制程领域中,三星、英特尔、台积电可谓是三足鼎立,各有千秋。三星是IDM和Foundry企业,在存储器领域长期霸占全球首位,占比约为40%,在全球代工领域排名第二,2021年销售额达820亿美元,跃居全球首位;英特尔是IDM企业,主要以微处理器为主,2021年销售额达到738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位;而台积电是全球Foundry企业的首位,占比为54%,2021年销售额达到565亿美元。...[文章阅读]

  • TCL科技披露业绩预测:光伏及半导体业务延续高增长,上半年收入超300亿元!

    今年上半年,受益于新能源光伏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半导体产业结构升级转型,TCL科技的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业务增长显著,收入和业绩贡献占比持续提升。...[文章阅读]

  • 2021年半导体激光器市场规模达81.9亿美元,亚太地区占比34%

    据Emergent Research的一份最新报告分析,全球半导体激光器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81.9亿美元,预计2022-2030年期间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7%。半导体激光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势,各种应用领域对半导体激光器的需求正不断攀升,预计这将推动该市场收入的增长使用半导体材料的光放大,让更先进的半导体激光器成为可能。与传统激光器相比,紧凑的体积、简单的设计和低成本等优势正在推动半导体激光器在小型光电存储设备中的应用,如DVD播放机、CD播放机、CD-ROM、DVD-ROM等...[文章阅读]

  • 2022年世界半导体市场预计增长16.3%,到2023年将继续增长5.1%

    近日,半导体行业权威机构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官网发布了关于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最新预测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世界半导体市场预计增长16.3%,到2023年将继续增长5.1%。继2021年实现26.2%的强劲增长之后,WSTS预测,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再次实现两位数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6460亿美元,增长16.3%...[文章阅读]

  • 国际各大碳化硅生产厂商加速“8英寸”晶圆的开发量产进程

    近年来,国际各大碳化硅生产厂商加速8英寸晶圆的开发量产进程。碳化硅龙头WolfSpeed启用并开始试产旗下一座8英寸新厂,预计明年上半年将有显著营收。法国Soitec半导体公司发布首款8英寸SmartSiC晶圆。晶圆代工大厂联电也将加大设备投资力度,布局8英寸的宽禁带半导体晶圆制造...[文章阅读]

  • 智能手机芯片率先遇冷,高端PC及XR芯片前程似锦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3月,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速从2月的32.4%降至23.0%。大部分半导体行业机构预测市场衰退期未到,但半导体行业有可能从高速增长进入平稳增长的区间。与此同时,半导体的热点市场也会发生变化,出现冷热不均...[文章阅读]

  • 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市场遇冷,芯片市场也出现短期波动

    进入2022年,特别是第二季度以来,传出的市场数据却不让人安心。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市场遇冷正在向产业链上游传递,导致芯片市场也出现波动。有消息称,高通已将其供应商的骁龙 8芯片订单缩减了10%~15%,联发科将2022年第四季度与供应商签订的入门级和中端5G芯片订单削减了30%~35%...[文章阅读]

  • 半导体市场迎来周期性转变,半导体企业需要脚踏实地深耕技术

    近日,多项研究数据表明,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增速正在放缓,半导体市场正在迎来一个从热向冷的周期性转变。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3月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速从2月的32.4%降至23.0%。Gartner预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增长13.6%,相比较于2021年的26.3%有明显下滑。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已有126家半导体公司公布2022年第一季财报,其中16家出现净利润同比下滑并且亏损...[文章阅读]

  • 全球半导体扩产潮带来市场机遇,关键零部件或成为我国产业突围重点

    随着国内企业更大力度投入半导体设备领域,部分企业进入全球市场,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半导体设备行业高度全球化,容易受到全球经济波动、半导体市场景气度、终端消费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这就需要设备企业进一步强化集成能力,与晶圆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进行网络化协同创新。新一代的半导体设备的推出尤其需要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紧密合作...[文章阅读]

  • 我国已成为全球半导体设备的最大市场,销售额增长58%,达296亿美元!

    SEMI发布《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激增,相比2020年的712亿美元增长了44%,达到1026亿美元,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大陆再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文章阅读]

  • 2022年2月全球半导体销售环比增长32.4%,中国“166亿美元”销售额排行第一!

    2022年2月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为524.8亿美元,比2021年2月的396亿美元增长32.4%,比2022年1月的507亿美元增长3.4%。中国以166亿美元在全球半导体...[文章阅读]

  • 全球2021年半导体材料营收再创新高,达643亿美元!

    随着市场对半导体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于半导体材料的需求也大幅增加。SEMI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营收达到了643亿美元,较2020年的555亿美元增加了88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再创新高。...[文章阅读]

  • 纵观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格局,产业竞争已日趋白热化

    在科技创新发展和复杂国际形势的驱动下,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已日趋白热化。多国入局,半导体对垒再度升级。能否打赢全球半导体竞赛,已经是一个拼技术、拼市场和拼财力的问题。未来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是否生变,或许也将由这几方面决定...[文章阅读]

  • 中国仍是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销售额达1925亿美元

    2021年,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1925亿美元,同比增长27.1%。此外,美洲半导体市场的销售额增长幅度最大,达到27.4%。欧洲、亚太/其他地区和日本的全年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同样有所增长,增长幅度分别达到27.3%、25.9%和19.8%...[文章阅读]

  • 全球Top3半导体企业年报连发,看三星、英特尔、海力士2022年半导体布局

    1月26日至28日,2021年营收前三名的半导体企业三星、英特尔、SK海力士接连发布年报。虽然三家企业多多少少在年报中表示供应链风险和芯片短缺问题对业务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也披露了技术升级、投资扩产、优化结构以及提升盈利能力等一系列措施,意欲在2022年取得竞争优势...[文章阅读]

  • 宽禁带半导体将大幅降低能源损耗,技术和产品成熟度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随着绿色低碳战略的不断推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转换效率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成为市场聚焦的新赛道。“宽禁带半导体具备高频、高效、高功率、耐高压、耐高温、抗辐射能力强等优越性能...[文章阅读]

  • 信息技术助力碳中和:功率半导体为节能降碳带来新发展空间!

    功率半导体是实现电能转换的核心器件,能够对电压电流的运用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开关状态的变化,实现逆变、整流、变频等多种功能,控制对电子电力系统的能量输出,将整个电子电力系统的能耗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从而达到对能量的合理管理,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文章阅读]

  • 第三代半导体的技术价值、产业发展和技术趋势

    在整个能源转换链中,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节能潜力可为实现长期的全球节能目标做出很大贡献。除此之外,宽禁带产品和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效率、提高密度、缩小尺寸、减轻重量、降低总成本,因此将在交通、数据中心、智能楼宇、家电、个人电子设备等等极为广泛的应用场景中为能效提升做出贡献...[文章阅读]

  • 国产刻蚀机技术已达国际水平,在半导体设备中走在国产替代前列

    从技术覆盖面与设备工艺角度,中国厂商在刻蚀领域技术水平与国际半导体巨头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微公司已打破国际半导体巨头垄断局面,中微公司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国际一线客户的生产线,其与北方华创作为中国刻蚀领域技术领先企业,将引领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文章阅读]

  • 突破半导体技术瓶颈要过几道坎?

    资本和研发投入对保持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而中国要想爬上这个巨人的肩膀,眼前要迈过的坎不只是钱和研发这么简单。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骆军委和中科院院士李树深曾花了10个月的时间进行调研,摸清了中国半导体科技发展的真实现状,以详实的数据和资料阐述了当下国内半导体科技面临的八大困境...[文章阅读]

  • 半导体制造关键材料─光刻胶

    7月1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自7月4日起限制对韩国出口3种半导体及OLED材料,包括“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这三种材料都是制造智能电视、手机等半导体及显示器的核心材料。在全球贸易摩擦趋紧的背景下,此事让我们更应思考国产半导体材料的技术及市场情况。 光刻胶是一种由聚合剂、感光剂、溶剂和添加剂等光敏感物质组成的混合溶液,是微电子领域电路制作环节的关键材料。在光化学反应中,在紫外线、电子束等光照或辐射下,照射区域的光刻胶溶解度发生变化而溶解,从而使掩膜板上的微电路图形转移到加工基片上,这种电路制作工艺称为光刻。

  • 半导体制造材料之硅片篇

    7月2日,浙江立昂微子公司金瑞泓成功拉制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产型集成电路用12英寸硅单晶棒,这标志着国内的大硅片产业化布局取得了重要成果,在最关键的拉晶环节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并拥有了12英寸硅片的量产能力。 

    硅片又称作硅圆晶片,结晶硅具有分子结构稳定、自由电子少、导电性低等特点,因此被用作芯片制造的基底。可是国产硅片制造技术较之国外仍有很大差距,尤其在大尺寸硅片领域差距明显。

  • 半导体制造之设备篇

    半导体设备是芯片制造的基础,全球主要生产厂商集中在欧美、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地,国外比较知名的企业如美国应用材料(AMAT)、荷兰阿斯麦(ASML)、东京电子等凭借资金、技术优势逐渐垄断了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我国在高端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 

    芯片制造流程包括:硅片制造、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三个环节,整个制造流程中晶圆代工厂设备占比最高约为80%、检测设备占8%、封装设备约占7%,硅片制造设备及其他占5%。

  • 半导体制造之晶圆代工篇

    在晶圆制造的产业链中,代工企业是现在晶圆制造的主要模式即Foundry模式。晶圆代工厂商不负责芯片设计,只负责芯片制造或封测,避免了与芯片设计企业在产品设计上的竞争,并且可以同时为多家芯片设计公司提供芯片,因此Foundry模式迅速发展成为半导体产业的主要模式。上世纪60年代,早期的半导体公司都是IDM (全产业链)模式,像英特尔、三星等企业具备设计、制造、封测等整个生产流程,公司运营规模庞大、技术全面深厚。但随着技术升级成本越来越高、生产效率的要求提升,促使整个行业向着垂直分工模式发展。例如将轻资产的设计部分、重资产的制造部分、技术水平较低的封装检测等分离,这种垂直分工的模式大大提升了整个产业的运作效率,使得研发投入更加集中,加速了芯片技术发展且使得芯片行业的准入门槛降低。

  • 半导体用电子气体摆脱完全依赖进口,国产化替代逐步放量

    电子气体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行业相关产品、材料等在制备过程中的蚀刻、成膜、掺杂和外延等工艺,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支撑材料。目前,全球层面上电子气体市场寡头格局明显,国内市场也大部分依赖进口,我国半导体产业想要在发达国家垄断的格局下谋求发展,电子气体行业的发展也是重要的一环,电子气体国产化呼声日益增高。

    近年来,我国半导体行业以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快速,对电子气体需求也进一步提升,电子气体发展规模逐年上涨,虽然国内电子气体市场被国外企业占据了85%,但随着国内企业在电子气体生产领域的突破,国产化替代趋势日渐明朗。

  • 技术突破叠加巨大需求,国产半导体设备迎来历史性机遇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低速增长、缺乏新的增长动力。据WorldBank 数据,2008-2017全球GDP增速复合增长率仅为2.14%,中国亦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随着科创板的推出,代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高端制造业”开始受益,特别是半导体设备以及机器人行业,有望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半导体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本身具有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三个特点,是信息产业根本之所在。近些年随着人工智能、可折叠手机等技术的突破,全球半导体行业进入大发展时期。在全球贸易摩擦频发的背景下,我国半导体行业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窗口期,大力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尽快实现国产替代是新一轮集成电路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关技术文章推荐

申请产品定制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 *您的邮箱

  • *政府/园区/机构/企业名称

  • 您的职务

  •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