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企业争相扩充产能,动力电池的产销量稳步增长,装机量不断创出新高,中国厂商市占率大幅增加。总体来看,动力电池行业本身所蕴含的巨大发展前景。
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59.3%,再次创下年新增装机量的最高纪录,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分布式新增装机51.1GW,同比增长74.5%;集中式新增36.3GW,同比增长41.8%。光伏累计装机量392.61GW,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文章阅读]
韩国电池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 3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33GWh,同比增长18.1%。宁德时代、比亚迪位列前二,占据近一半的市场份额。...[文章阅读]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行业的逐步规范,动力电池回收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车企-电池厂-回收企业”的回收产业闭环将成为行业趋势,具备技术、渠道的电池回收相关企业会受益,回收能力不达标的中小企业则加速出局。...[文章阅读]
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产销“狂飙”,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大增。韩国电池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 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517.9GWh,同比增长71.8%。在装车量前十名的企业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占据6个席位,合计市场份额达60.4%。...[文章阅读]
提起4680电池,特斯拉4680电池几乎是被捧上了“神坛”。去年9月,特斯拉在电池日活动上正式发布4680 电池,并计划正式投产,圆柱形电池又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被人们所关注;随后今年1月,特斯拉发布声明,将投资超过36亿美元扩建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并将新建两座工厂,其中一座即为4680电池工厂。至此,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布局了四条4680电池生产线,一条已经投产,其余三条处于调试和安装阶段。...[文章阅读]
韩国电池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 1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446吉瓦时,同比增长74.7%,宁德时代、比亚迪位列前二,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文章阅读]
今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240.8吉瓦时,同比增长76%。与去年相比,宁德时代、LG新能源和松下“三雄争霸”的格局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宁德时代、LG新能源和比亚迪“三分天下”的局面。...[文章阅读]
7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47.2GWh,同比增长172.2%,环比增长14.4%。其中三元电池产量16.6GWh,占总产量35.1%,同比增长107.7%,环比下降9.4%;磷酸铁锂电池产量30.6GWh,占总产量64.8%,同比增长228%,环比增长33.5%。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4.2GWh,同比增长114.2%,环比下降10.5%。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9.8GWh,占总装车量40.7%,同比增长80.4%,环比下降15.0%;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14.3GWh,占总装车量59.3%,同比增长147.2%,环比下降7.0%。...[文章阅读]
动力电池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我国已形成涵盖基础材料、电芯单体、电池系统、制造装备的完整产业链,负极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90%,隔膜材料自主供给率超过90%。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截至目前,我国动力电池标准出台数量占全球比重超过40%。...[文章阅读]
1-6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20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LG新能源、比亚迪、松下、SK On、三星SDI、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亿纬锂能、孚能科技、远景动力、多氟多、PEVE、瑞浦能源、捷威动力、塔菲尔、鹏辉能源、力神。...[文章阅读]
经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统计,上半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TOP10车型依次为宏光MINI EV、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宋Plus、比亚迪·汉、比亚迪·秦Plus、特斯拉Model 3、理想ONE、比亚迪?海豚、奇瑞eQ1和奇瑞QQ冰淇淋。...[文章阅读]
6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41.3GWh,同比增长171.7%,环比增长16.1%。其中三元电池产量18.3GWh,占总产量44.3%,同比增长148.9%,环比增长12.5%;磷酸铁锂电池产量22.9GWh,占总产量55.5%,同比增长194.8%,环比增长19.2%。...[文章阅读]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成本约占整车的40%,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续航和安全性。目前,我国电动汽车主要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又称“动力锂电”,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来回移动进行工作。根据正极材料的不同,锂离子电池又分为磷酸铁锂、锰酸锂、钴酸锂、三元锂等。当前,锂离子电池应用以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为主。...[文章阅读]
凭借着成本低廉、安全性强等优势,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主流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之一。不过,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接近天花板,于是,市场开始关注磷酸铁锂的升级版——磷酸锰铁锂。...[文章阅读]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的《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时,应进行一致性筛选并结合溯源数据进行安全评估。有机构表示,政策端对储能安全性要求的进一步调高,或加速钒电池需求增长。...[文章阅读]
在布局动力电池领域的众多企业中,车企们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例如,我们所熟知的特斯拉、大众、广汽埃安、蔚来等车企都纷纷布局电池领域。在新玩家相继入局之时,已经有一些老玩家推出了自己的电池产品,比亚迪推出了“刀片电池”、长城推出了“大禹电池”、哪吒推出了“天工电池”。可以说,动力电池行业已经越来越热闹了。...[文章阅读]
固态电池是指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循环性能也更强。同时,固态电池技术还能大幅缩减电动汽车的成本,有研究机构认为,量产固态电池的成本仅为目前锂离子电池的40%。因此,固态电池被称为未来锂电池的发展方向。...[文章阅读]
5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18.6GWh,同比增长90.3%,环比增长39.9%。这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涨。据中汽协数据,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一举达到44.7万辆,同比增长1.1倍,环比增长49.6%,市场占有率达到24%。...[文章阅读]
全球电动汽车和储能两大产业发展迅猛,带动锂离子电池这一主流类型电池需求快速增长。不过,有一种成本相较锂电池更低的钠离子电池,正在受到业界密切关注和布局,有望在储能和低速电动车市场“大展拳脚”。...[文章阅读]
近日,锂电池产业链企业纷纷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季度财报。在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需求大幅拉升的情况下,锂矿企业与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均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大幅增长。而锂电池企业却出现了营收同比增长100%~200%,净利润同比下滑20%~40%的情况。...[文章阅读]
受新能源汽车产销高增长带动,2021年中国锂电产业规模大幅上涨,出货量突破300GWh,较2020年增长一倍之多。锂电市场需求强劲,上游磷酸铁锂、前驱体、六氟磷酸锂等多个材料级产品产能紧缺,导致电池核心材料供应不足,大额锁单现象频繁出现。随着大批量动力电池逐步进入“退役期”,锂电池回收风口已经来临,开展锂电池回收既可满足锂电产业环保要求,也是缓解锂电关键原材料短缺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阅读]
2021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全行业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先进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有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1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324GWh,同比增长106%,其中消费、动力、储能型锂电产量分别为72GWh、220GWh、32GWh,分别同比增长18%、165%、146%。锂电四大关键材料产量增长迅猛,据研究机构测算,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增幅接近100%。锂电全行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文章阅读]
早在数年前,国内就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而今已有数年的时间,首批新能源汽车已经迎来动力电池的退役潮。按照一辆车50kWh的动力电池容量来看,废旧退役电池的回收费用,仅在5千元上下,但如果要想自费更换电池的话,价格往往数万元...[文章阅读]
新能源汽车产业系我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过去五年受到国家政策支持,发展迅猛。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117.7万辆,从2015年到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3.2%。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动力电池市场需求,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71GWh,增长2015年到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43.2%。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长的锂电池退役量,2019年全国锂电池理论退役量达到35.5万吨...[文章阅读]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的成绩单背后,其实是一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与处理的“大考”。当前,我国首批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所搭载的动力电池正面临“退休”关键期,2020年累计退役总量达20万吨左右。如何做好退役电池的回收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从而避免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中的“堵点”,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阅读]
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高效能量转换装置,较其它电池具有原料来源广、能量转化率高、运行噪音低、可靠性高、零排放无污染等特点受到全球各国的高度关注,各国纷纷制定氢能战略,将氢能视为"脱碳"的关键有效途径。...[文章阅读]
全固态电池是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常规锂电池中的液态电解质,可大幅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性能、低温性能、能量密度和生产成本的一种新型电池,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下一代动力电池。相比于传统的液态锂电池,全固态电池具备更好的安全性能、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广的工作温度范围,被认为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当前,国内外企业纷纷加速布局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文章阅读]
隔膜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准入壁垒。目前锂电隔膜行业市场格局稳定,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近三年,国内锂电隔膜行业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龙头企业加快布局海外,已具备全球供货能力。本文主要介绍锂电池隔膜的特性、行业市场格局、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等。...[文章阅读]
电池片是光伏组件的核心,近年来技术迭代较快,企业竞争激烈。目前电池片工艺正处于PERC后时代,HJT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电池片技术。通威、爱旭等国内企业是全球电池片技术的领先企业。电池片主要分为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三种,是光伏追求性价比(效率/成本)的关键,也是光伏行业上下游的分水岭,占光伏组件成本的65%....[文章阅读]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全面形成“外资+合资+自主”三股势力共振的局面,而不同的外资、合资、自主品牌对于电池的选择,将让动力电池前十排名变量丛生。“整体而言,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全面形成‘外资+合资+自主’三股势力共振的局面,而不同的外资、合资、自主品牌对于电池的选择,将让动力电池前十排名变量丛生。”业内人士预测。...[文章阅读]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