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在经历数十年发展后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行业产业链。上游零部件作为原材料对于工业机器人极为重要,三大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减速器,中游为机器人本体,下游是集成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3C、食品、饮料等行业。
据统计,2022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30万台,占比全球销量超过50%,在疫情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文章阅读]
日前,经过飞马智科爱智机器人团队和宝武马钢股份长材事业部智慧制造团队的共同努力,国内首套转炉测温取样机器人——马钢长材事业部120吨2号转炉测温取样机器人完成调试工作,正式投入运行。...[文章阅读]
ChatGPT的火爆点燃了资本市场对AI的热情,让机器人产业成为备受资本青睐的“宠儿”。据小编观察,近日,多家机器人企业获得资本加持,在医疗康复、物流仓储、工业制造、娱乐教育等细分赛道掀起了新一轮融资热潮。...[文章阅读]
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全球运行存量机器人创下约350万台的新纪录。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分析了2023年影响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的5大趋势。...[文章阅读]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机器人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载体加速演进,正步入高速发展的智能化时代。作为具有想象力的成长性产业,机器人市场增量潜力巨大,尤其是对我国来说,作为全球机器人最大应用市场,产品形态创新和商业化探索仍有非常大的空间。...[文章阅读]
机器人已经与人类的生活或工作出现更紧密的结合,在机器人+千行百业的理念下,将机器人用在交通管理上是否会是一个好思路?...[文章阅读]
今年以来,伴随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我国经济回暖势头强劲。相关数据显示,1月制造业产需景气水平明显回暖,服务业恢复迅速,带动非制造业实现触底反弹,市场主体发展信心增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能快速释放。本版从此期开始推出系列报道,聚焦行业企业奋力开创2023年新局面,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新征途。...[文章阅读]
复盘过去一年机器人行业的热点新闻事件,选出了2022年机器人赛道的十大事件,从这些事件中探寻过去一年机器人的发展之路。...[文章阅读]
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行业政策的引领下,叠加人口问题的不断突出,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走回正增长区间,自动化改造意愿逐渐回归。2023年新能源行业延续扩张态势,工业机器人应用需求延续高增长。...[文章阅读]
近期,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速度亮眼,预计今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14.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率高达22%。...[文章阅读]
2021年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精密减速器、智能控制器、实时操作系统等核心部件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太空机器人、深海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高复杂度产品实现重要突破,行业内10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发展壮大。...[文章阅读]
我国机器人应用广度深度加速拓展,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积极拓展行业应用,加快培育优质企业,为机器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文章阅读]
“十四五”,北京经开区将继续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形成一批“智能+”样板,引领带动北京乃至全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预计到2025年,北京经开区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总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文章阅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36.6万台,比上年增长68%,服务机器人产量921.4万台,比上年增长49%,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也在稳步增长。《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预测,2022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达22%。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 87 亿美元,服务机器人65 亿美元,特种机器人 22 亿美元。...[文章阅读]
近些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从产量来看,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创历史新高,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36.6万台,比上年增长了67.9%;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了921.4万台,比上年增长了48.9%。...[文章阅读]
在全面推动智能制造的今天,智慧物流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对移动机器人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海外作为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可谓是必争之地,国产企业想要获得突破,掌握更大的行业话语权,把握好国内外两大市场将是必然的选择。...[文章阅读]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其中显示,6月份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46144套,同比增长2.5%;上半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0.2万台,同比下降11%,主要在于4、5月份产量的同比下滑。上半年工业机器人生产表现不佳,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产导致企业负担较大,据最近一些企业发布的财报来看,多是由盈转亏,如哈工智能上半年净亏损2.3亿元至2.9亿元;新时达则预计亏损1800万元至3500万元...[文章阅读]
据亿欧智库《2022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研究报告》,三大核心零部件(减速器、控制器和伺服系统)的成本占工业机器人总体成本的60%,其中减速器成本占比最高,达30%,其次是伺服系统(20%)和控制器(10%)。...[文章阅读]
机器人概念中,我们主要关注两类产品:服务与仿人型的智能机器人;多关节和多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影响下,数字化制造生态成为大趋势。工业机器人作为生产环节的发力点,成为资本火热追逐的对象。...[文章阅读]
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总价值约为339亿美元,到2026年可能达到610.9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最高的市场,占全球市场销量的近43%,也是近年来销量增长最快的市场。...[文章阅读]
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在机器人成本中,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三大零部件占据总成本的比例约为70%,控制器占比12%,它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控制器负责对机器人发布动作指令,控制机器人在工作中的运动位置、姿态和轨迹,控制器决定着工业机器人的性能。...[文章阅读]
进入6月以来,国内投资市场情绪明显回暖,甚至出现了北向资金抢筹、千股飘红的场面,而近期各大机构也是扎堆的对上市企业进行调研,其中工业机器人板块就是打卡热点之一。...[文章阅读]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我国有40%以上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产量位居全球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从2012年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01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位居首位。...[文章阅读]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6616套,同比下降13.7%;1-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66091套,同比下降9.4%。数据显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0.7%,环比上月增长5.6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4.3%、1.1%,环比上月增长0.3、9.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在逐渐回暖...[文章阅读]
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目前,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是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阅读]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集中于运输、焊接等,性能相对比较单一。为扩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广度,工业机器人需不断优化,结合智能制造相关企业的需求,实现机器人在生产线全覆盖,真正去实现智能制造。...[文章阅读]
主要原因包括,一方面,外资企业受疫情影响,综合竞争力降低,国产机器人厂商迅速抢占外资原有市场;另一方面,国产头部企业发展良好,在国内机器人厂商出货量排名中,埃斯顿、汇川技术和新时达均跻身前十,分别位列第七、第八和第十...[文章阅读]
随着我国机器人的制造水平不断地提高,机器人在的不同领域都得到了有效应用。特别是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不仅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改革,还提高了制造业相关产品的质量,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的人为误差等问题,满足了当前社会对制造业发展的新要求...[文章阅读]
RV减速器作为工业机器人最核心的设备,由于国内技术和设备严重滞后于国外企业,高端RV减速器市场被国外垄断,国内企业主要集中于中低端领域,随着我国各大企业在核心原材料、关键技术和装配检测设备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有望实现RV减速器国有化,助力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军行业高端市场...[文章阅读]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