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包括金属材料、金属成型机床、碳纤维材料、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等;中游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以及在本体基础上的机器人系统集成;配套产业包括工业机器人检测服务、自动化设备配套等;下游包括机器人经销等。从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和企业规模来看,欧洲和日本的企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仍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我国机器人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稳步推进,场景应用不断拓展,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在技术创新、高端制造、集成应用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2.2万套,同比增长5.4%,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稳居全球第一;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持续快速发展,其中服务机器人产量达353万套,同比增长9.6%。...[文章阅读]
按照应用领域,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本次博览会打破按机器人分类的传统展示形式,打造了“机器人+”制造业、农业、商贸物流、医疗健康等10个应用场景展区和1个关键零部件展区。160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携近600件展品参展,其中60款为全球首发...[文章阅读]
大模型增强机器人交互和推理能力,人形双足机器人、智能仿生机器人等新产品涌现,工业机器人向观众展现着惊人臂力和灵敏度……日前,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从栩栩如生的仿真人形机器人、外骨骼穿戴式助行器,到工业机械臂、外科手术机器人……大会博览会期间,全球约160家机器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近600款先进技术和产品参展,其中60款新品是首次亮相。这么多趣味性与科技感十足的机器人同场“炫技”,勾勒出机器人加速走进日常生活的图景...[文章阅读]
众所周知,工业机器人是制造业的“掌上明珠”,在工业加工制造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得工业机器人应用更具广泛化。目前,工业机器人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汽车、矿山、医疗、建筑等各个工业制造领域中...[文章阅读]
当前,机器人产业正迎来繁荣发展期,随着“机器人+”深入推进,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资本市场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热情也持续高涨。今年上半年,国内机器人产业融资进展总体延续了去年的火热势头。在我国机器人产业中,工业机器人占有的机器人市场份额较大,这一领域也是受资本热捧的一条重要赛道。根据2023年上半年国内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统计情况来看,工业机器人企业获得融资数量和金额相对最高,共融资20起,融资总额在17亿元左右...[文章阅读]
机器人早就进入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比如工厂里、医院里的机械臂、机器人手臂、手术机器人等,还有酒店的配送机器人、消毒机器人等等。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机器人+更多生产、生活场景”正被视为未来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人工智能应用的终极赛道。提早布局机器人产业发展也已成为世界各国倾注最前沿科技力量持续攻关的重要领域之一...[文章阅读]
2023年1-5月我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182161套,同比增长5.3%,其中5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0175套,同比增长3.8%。另据GGII预测,在相关支持政策及协作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应用的加速拓宽下,预计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2024年有望达251亿美元。虽然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目前仍处于“阵痛期”,但从这波企业发展热潮可以看出,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会开启新一轮上升周期。...[文章阅读]
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开局不利”、“增长乏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整体出现下滑,其中1-2月份同比降幅较大,3月降幅回落,趋势有所回转。从目前的趋势来看,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仍将处于“逐步回暖、提速发展”的态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9亿美元...[文章阅读]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在广泛的应用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多轴机器人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机器人技术在广泛的应用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多轴机器人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其高度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多轴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文章阅读]
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到2025年,北京市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先进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示范场景、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5个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 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器人产业集群...[文章阅读]
前,经过飞马智科爱智机器人团队和宝武马钢股份长材事业部智慧制造团队的共同努力,国内首套转炉测温取样机器人——马钢长材事业部120吨2号转炉测温取样机器人完成调试工作,正式投入运行。现如今,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下,工业机器人应用已渗透至重工业、汽车制造、电子制造、仓储运输、铸造、食品、石油化工等重要领域。随着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替代进程的逐步加快,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逐步提升,根据睿工业数据预测,202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内资份额有望突破40%...[文章阅读]
机器人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在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双重呵护下稳步发展。今年1月,工信部、教育部、公安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政策号令下,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文章阅读]
纵观国内机器人业,中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创新有序推进,整机研发及批量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应变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持续提升,也将有力地为我国2025年要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打下坚实的基础。纵观国内机器人业,中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创新有序推进,整机研发及批量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应变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持续提升,也将有力地为我国2025年要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阅读]
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全球运行存量机器人创下约350万台的新纪录。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分析了2023年影响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的5大趋势。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Marina Bill表示:“机器人在保障全球制造商不断变化的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机器人技术的新趋势吸引了从小型企业到全球原始设备制造商用户...[文章阅读]
本文将回顾2022年机器人领域发生的热点事件,并对2023年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希望通过此次盘点,能帮助大家掌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动向...[文章阅读]
复盘过去一年机器人行业的热点新闻事件,选出了2022年机器人赛道的十大事件,从这些事件中探寻过去一年机器人的发展之路。2022年,是《“十四五”机器人产业规划》发布后的第一年,沿着规划路径发展,在全民抗疫的大环境下,2022年我国机器人产业依然继续快速增长,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同时“机器人+”应用不断拓展深入,产业整体一片欣欣向荣...[文章阅读]
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行业政策的引领下,叠加人口问题的不断突出,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走回正增长区间,自动化改造意愿逐渐回归。2023年新能源行业延续扩张态势,工业机器人应用需求延续高增长。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游为核心零部件,中游包括本体机器人和集成系统,下游为不同应用领域...[文章阅读]
机器人概念中,我们主要关注两类产品:服务与仿人型的智能机器人;多关节和多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影响下,数字化制造生态成为大趋势。工业机器人作为生产环节的发力点,成为资本火热追逐的对象...[文章阅读]
6月22日,机器人行业高端智库立德智库携手全球柔性智能机器人领跑者节卡机器人联合发布《2022年中国协作机器人技术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围绕协作机器人前沿技术展开分析,论述了协作机器人智能感知、自主认知、人机交互、碰撞检测等技术发展趋势。...[文章阅读]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其中,服务机器人在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大显身手。《“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35年,机器人将成为人民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当你在餐厅、在银行、在展馆看到任劳任怨的小机器人为人们答疑解惑时,你可曾想过,支撑这些服务机器人更聪明更灵活的背后是云计算的功劳。...[文章阅读]
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在经历数十年发展后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行业产业链。上游零部件作为原材料对于工业机器人极为重要,三大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减速器,中游为机器人本体,下游是集成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3C、食品、饮料等行业。...[文章阅读]
生产效益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创新发展的动力,在工业生产中,工业机器人可替代工人去完成高难度的工作,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枯燥机械化操作容易使工人产生情绪,影响工作精度。机器人可以很好地持续保障工作的精度,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可见,在智能制造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制造企业可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文章阅读]
自从改革以来,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进一步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加强对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国家为其提供了各项鼓励政策。在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研究时,技术人员可以多借鉴和吸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生产技术,加强对先进理念的应用,优化工业机器制造的流程,加强对此项技术的研究力度。为了进一步促进工业机器人在社会中的持续发展和应用,笔者对当前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开始在汽车制造业中使用工业机器人,不仅提高了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汽车生产制造的成本,为日后汽车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文章阅读]
移动机器人主要需要解决定位、规划、控制等问题,目前重点的研究领域包括环境感知与建模、定位与导航、环境理解、多机器人协调等,移动机器人主要需要解决定位、规划、控制等问题,目前重点的研究领域包括环境感知与建模、定位与导航、环境理解、多机器人协调等,...[文章阅读]
我国机器人行业在经历数十年发展后形成完整的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核心零部件制造以及核心零部件上游产品制造。上游零部件作为原材料对于机器人极为重要,四大核心零部件分别为精密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传感器。中游为机器人本体制造及系统集成,下游为具体应用。...[文章阅读]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