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客服号
微信订阅号
剖析产业发展现状
为区域/园区工作者洞悉行业发展
摘要:聚碳酸酯(简称PC)是一种热塑性工程塑料,综合性能优良、用途广泛。它具有透光性好、吸水性低、强度高、延展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建筑材料、医疗机械和汽车制造等领域。本文将重点分析聚碳酸酯(PC)的生产工艺、产能情况及应用领域。
聚碳酸酯的生产起源于1956年,先后在德国、日本和美国实现工业化生产。直至20世纪80年代,全球聚碳酸酯的生产能力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1世纪初期,全球聚碳酸酯的年生产能力已突破百万吨。近年来,聚碳酸酯已成为生产能力增长最快的工程塑料之一。
聚碳酸酯(PC)的生产工艺流程
目前,聚碳酸酯(PC)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是界面缩聚光气化,熔融酯交换缩聚和非光气熔融酯交换缩聚。
界面缩聚光气化法以双酚A和光气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苯酚为分子量调节剂,在氢氧化钠存在下缩聚得到PC。有关化学反应如下:
界面缩聚光气化工艺相对成熟,所生产的产品相对纯净,易加工,分子量高等,长期以来一直是聚碳酸酯工业生产的主要方法。然而,由于在其生产中使用高毒性光气,近年来开发不使用光气生产聚碳酸酯的方法是新的研究热点。
熔融酯交换缩聚法是酯交换法的一种,其工艺属于间接光气法。在该方法中,苯酚通过光气反应形成碳酸二苯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在高温真空下进行酯交换,形成低聚物,然后缩聚以获得PC。主要化学方程式为:
酯交换法是最早的聚碳酸酯工业生产方法,其成本低于界面缩聚法。在熔融酯交换缩聚反应中,使用熔融聚合法,即在聚合时不使用溶剂,当粉末中间体处于熔融状态时,它反应形成球状体,方法较为简单,可靠性强。
非光气熔融酯交换缩聚法是使用甲醇、O2和CO为原料,生成产碳酸二甲酯,再与乙酸苯酯反应获取碳酸二苯酯,然后,将其与双酚A在熔融状态下进行酯交换,通过缩聚得到PC。非光气熔融酯交换缩聚法没有副产物,污染小。
全球聚碳酸酯市场产能分布情况
2017年,全球PC产能约为550万吨,其中Covestro(科思创)年生产能力161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29%;SABIC(沙伯基础)年生产能力为148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27%;日本三菱年生产能力56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10%;日本帝人年生产能力为33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6%;盛禧奥年生产能力为29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5%。
图1 聚碳酸酯全球产能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截至2018年3月,中国的聚碳酸酯总产能为92.5万吨。主要生产厂家有科思创(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帝人聚碳酸酯有限公司(嘉兴)和浙铁大丰化工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分别为40万吨、15万吨及10万吨。
图2 我国聚碳酸酯产能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聚碳酸酯的应用领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PC的需求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聚碳酸酯消费国。其中需求量主要来自于电子产业与薄膜片材行业。
图3 聚碳酸酯应用领域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作为透明性良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在各领域的实际应用如下。
表1 聚碳酸酯的主要用途
(数据来源:中国知网)
结语
经过多年的生产研发,聚碳酸酯已成为应用最广的工程塑料之一。聚碳酸酯具有高透光性、低吸水性及较强延展性等优点,目前已经大量应用在电子电器、汽车制造、家庭用品等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聚碳酸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将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为我公司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产品定制服务
评论